您好:江苏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欢迎您!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单位简介

 五队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近67年的建队历史。2024年是新五队改革落地的第一年,按照省局改革的统一部署,江苏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以原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原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806队为基础,整合相关公益职能,组建而成,现为省地质局所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改革后,五队的主要职责任务是:承担徐州、宿迁、淮安地区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服务于这三个地区的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为徐州、宿迁、淮安地区的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并开展地质科普工作。

 按照省局此次改革事企分离的总体要求,原五队下属的4家实体产业从五队分离出去,整合为江苏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主要从事市场地质及相关产业经济活动。

 截至2025年1月,全队在编职工247人,其中具备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有18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80%,各类注册资格人员53人次。

 五队拥有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测绘、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共4项甲级资质,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设计、矿山监理、地质测量、土地整治及规划等多项行业资质。

 根据省局批复的改革方案,五队设有13个内设机构,具体为五科室、六中心、两分队。五科室包括: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科、财务审计科、安全技术质量科、离退休服务科;六中心为:矿产地质中心、水工环地质中心、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国土生态地质中心、测绘地理信息中心、物化探技术中心;两分队是:宿迁分队、淮安分队。

 2021年11月,五队被省应急厅认定为江苏省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是省局3家入选的地质队伍之一,职能覆盖苏北片区。2024年9月,省局重构全省防灾技术支撑体系,将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三个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划归五队统一管理,承担对口服务的市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工作。

 五队扎根徐州60多年,先后在徐州及周边地区探明铁、铜、稀土金属、石膏、金刚石、钛铁矿、玻璃用石英砂、锆(铪)矿等各类矿产资源28种,共提交规模型矿产地55处,多处矿产地被省、市政府列为重点工程项目,是江苏省开发苏北科技功勋单位。

 进入21世纪,五队累计承担中央、省厅(局)、市等地勘基金项目42项、地质科研项目15项,先后参与承担徐州区域地质调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徐州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徐州岩溶塌陷和邳州石膏矿地面塌陷专项调查、徐州市及辖属各县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徐州市城市规划区压覆矿产资源统一调查、江苏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徐州市地灾风险普查、徐州市历史遗留矿山核查等一大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并取得众多突出成果。同时,在徐州及周边矿地融合、生态修复、地灾防治、应急抢险、矿山监理、矿山复绿、矿产储量动态监测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参与度达90%以上。自2018年徐州市启动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先后承担贾汪、铜山、睢宁、邳州、新沂等废弃露采矿山生态修复设计工作达100余项,为服务地方、支撑徐州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践行“矿地融合”新使命,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多年来,五队立足徐州,面向苏北,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以服务经济与社会为己任,承担的各类项目以优秀的质量多次受到部、省、市各级的表彰。多次获得原地质矿产部地质找矿一、二、三等奖。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开发苏北科技有功单位”,数十次被评为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省局“先进标兵单位”、“先进基层党委”荣誉称号,连续9次荣获徐州市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

江苏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 版权所有 苏ICP备06009160号 地址:徐州市鼓楼区下淀路163号
邮编: 221004 电话:0516-87870780 传真:0516-87870770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