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成立于1958年,驻于“蕴两汉文化,扼交通要冲”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市,主管部门为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为国有勘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在长期的实践中,大队经历了从建队至1986年的单一计划经济、1987年至1993年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1994年至2001年的改革探索和2002年至今的深化改革快速发展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地勘主业、地勘延伸业和制造业三块明晰的产业格局,涉足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山及环境地质综合服务、测绘、工程勘察、桩基施工、桩基检测及管线物探测试、涂料、印刷等领域。大队下设地质环境院、测绘院、江苏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徐州基桩工程公司、徐州大光涂料厂、徐州太平洋印务有限公司6个二级实体,2015年底,在省局的统一部署下,成立了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中心主任由队长兼任。
截至2022年底,五队共有离退休职工495人,在职职工24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75%,具备中高级技术以上职称180人,各类注册资格人员53人次,拥有各类技术装备400余台(套)。
现有资质
12个甲级(一级)资质:固体矿产勘查、地质钻探、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测绘;岩土工程勘察、矿山修复;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
6个乙级(二级)资质:液体矿产勘查、水工环调查、工程与地理信息测量、污染水体修复、污染土壤修复、湿地修复、土地规划、土地整治(二级)。
丙级:地球化学勘查。
其他:具有低应变/高应变/锚杆等桩基检测资质;矿山地质测量(露天及非煤地下矿山)资质;土石方工程三级;基坑监测、沉降观测;岩土实验室一类;印刷业具有出版物、商标条码、包装装潢印刷经营许可证,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涂料业具有各类安全生产许可资质。
地质工作
建队以来,地质五队在徐州及周边地区探明铁、铜、铅锌、铝土、稀土金属、水晶、金红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金刚石、钛铁矿、高岭土、铝土矿、合钾岩石、蛭石、玻璃用石英砂等各类矿产资源28种,共提交25个矿种的矿产储量、规模型矿产地55处和24个标准图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多处矿产地被省、市政府列为重点工程项目。
进入21世纪,地质五队累计承担中央、省厅(局)、市等地勘基金项目42项、地质科研项目15项,先后参与承担徐州区域地质调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徐州“一市五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徐州岩溶塌陷和邳州石膏矿地面塌陷专项调查、徐州市及辖属各县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徐州市城市规划区压覆矿产资源统一调查、江苏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徐州市地灾风险普查、徐州市历史遗留矿山核查等一大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并取得众多突出成果。同时,在徐州及周边矿地融合、生态修复、地灾防治、应急抢险、矿山监理、矿山复绿、矿产储量动态监测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参与度达90%以上。自2018年徐州市启动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先后承担贾汪、铜山、睢宁、邳州、新沂等废弃露采矿山生态修复设计工作达100余项,为服务地方、支撑徐州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践行“矿地融合”新使命,发挥重要作用,是徐州地区名副其实的“当家地质队”。
多年来,地质五队立足徐州,面向苏北,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以服务经济与社会为己任,承担的各类项目以优秀的质量多次受到部、省、市各级的表彰。多次获得原地质矿产部地质找矿一、二、三等奖。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开发苏北科技有功单位”,数十次被评为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省局“先进标兵单位”、“先进基层党委”荣誉称号,连续9次荣获徐州市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