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地质资料数字化是地质资料存储、管理和服务的一次技术革命,将为成果地质资料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截至今年4月底,在参与徐州市地质资料馆数字化建库工作中,我队历时半年时间,共完成近5000份成果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甄别、归档、数字化等各项工作,其中徐州城市地质调查相关工程地质资料1700余份,工程勘察资料2600余份,矿山监理、储量年报等矿产地质资料700余份。同时,对徐州市下辖各县区地质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地质资料摸底,先后整理完成贾汪、沛县、邳州、丰县、睢宁、新沂等县区850余份地质资料入库工作,并筛选移交省地质档案馆进一步修复。下一步,我队将与徐州市交通系统协调沟通,全面摸底收集全市涉及重大交通工程的成果地质资料。
此次徐州市地质资料馆数字化建库工作,是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省选取的5个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管理试点之一,旨在深化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建立“互联网+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新模式,实现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信息共享利用,解决资料馆战备库库容不足和纸质地质资料长期保管等系列问题,从而形成全省统一、动态更新、多级联动、权威发布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为地质资料汇交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队在服务地质资料数字化建库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当家地质队优势,先后投入专业技术人员和档案整理人员5人,在保证地质资料原始性、基础性和唯一性特点的基础上,多维度、多举措推进成果地质资料整理工作,极力对破损和模糊纸质地质资料进行初步的编理和数字化。为确保收集资料的针对性、规范新和准确性,技术人员在细致甄别核实现有电子资料的同时,积极配合地方城建档案馆对纸质资料进行针对性调档、筛选,必要时拆分卷宗,切割胶装的纸质报告,及时对缺失电子资料的地质成果进行扫描入库,通过合理调配、分工协作、加班加点,有力保证了地质资料数字化建库的进度。
通过我队及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徐州成果地质资料数字化建库工作已取得了阶段进展,有力促进了成果地质资料的管理和应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