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缺乏经验、管理技能落后。
在海外投资中,很多人失败而归,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战略规划及管理技能落后,多数企业在“淘金”的同时,面临信息屏蔽、同业竞争陷阱、负债压力、经营障碍等各类考验。
其二是对矿床开发的风险估计不足。
很多企业忽视前期调研,致使许多风险考虑不到。有时,国外矿山的成本根本不在开矿,而在修路。拿到手的虽是优质矿,却处于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而在浓密森林中修建一条配套铁路成本很高。此外,企业在偏远的地方开矿或开采质量较差的矿,缺乏专业辨别能力是上当的关键。
其三是劳工和环保问题。
开采矿产资源,外用劳工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频繁的矿山工会的罢工会困扰矿山的正常生产。不注意环保问题也是引发抗议争端的根源。环保的投资成本必须考虑,如植被的恢复、矿坑的填没、污水的处理等。
其四是宗教问题。
开矿前,由于不了解当地国情,还会面临宗教方面的麻烦。有的企业偏信矿主介绍,直到开矿时才发现,捏在手里的矿山被当地土著奉为“神赐”,坚决不允许动工侵犯。
其五是缺乏合作精神。
有时候一家企业根本无力独自拿下一个大矿,但很多中国企业缺乏合作精神,往往多家企业竞相争抢同一个矿山,彼此哄抬价格。遇到好项目谈判时,几家参与竞标的国内企业应统一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