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江学者、教授高晓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教授Vadim Kamenetsky一行5人,到我队围绕地质矿产勘查领域的“产学研用”融合、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队党委书记、队长刘爱斌主持座谈会。
会上,刘爱斌对中科大与中科院海洋所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队历史变迁、机构设置、业务范围以及近年来我队找矿成果与发展方向。在交流过程中,我队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苏北地区金刚石找矿历程,分享了我队在新一轮金刚石原生矿勘查与科研方面的进展与成果。
高晓英教授介绍了中科大地空学院基本情况以及团队研究方向,并作了题为《中央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的阐述了秦岭-桐柏-红安-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探讨了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之间的时空关系。Vadim Kamenetsky 教授针对我队金伯利岩科研工作中面临的难题进行指导,为后续地区找矿及研究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
交流期间,中科大与中科院海洋所专家团队一行还对我队岩心库以及野外金伯利岩体进行了参观考察。